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娶王妃送皇位[重生](GL)在线阅读 - 分卷(22)

分卷(22)

    大晏七公主夏霖熙一身干练的装扮,长发扎成利落的高马尾,腰间束着玉带佩着长剑,英姿飒爽,气度不凡。

    她身处江湖多年,言行举止都带上了江湖人的豪气,闻言抱拳回道:军国大事要紧,卫将军且放心离去,禄州这头的事,我率门下必定查个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那就有劳公主。卫洪钟翻身上马,率领八王大军往北境赶去。

    将军慢走。夏霖熙手负于身后,目送着他们远去,思绪已经飘到了禄州之事上。

    大晏刑部下属有个特殊的部门,名曰六扇门,专门处理有关国家大事的案件。六扇门组织复杂,有利有弊,于乾青年间废除,而万盛年间又悄无声息地回来了。

    低调但办事效率极高,大大小小的案件交到了六扇门手中,都能查个水落石出,这一切都得依仗于大晏七公主夏霖熙的带领,门下与江湖的人都称之为七姑娘。

    送走卫洪钟,夏霖熙领着一帮门下入了禄州。来之前她便打听过了,禄州地小路险,但奇物多,是一块值得开采的宝地,许多人都在打这里的算盘。

    盐荒一事,彻查到底,必能揪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。

    公主,我们第一站要去哪儿?门下吴霜问道。

    先去拜访一下禄州知府吧。夏霖熙想了想,淡淡地道。

    好。

    乘坐快马,花了大半个时辰,一行人风尘仆仆地在禄州知府龙应文家的府门前停下。

    还未下马,便听门口守卫厉声喝问道:来者何人?

    门口守卫见这一群人面生,且为江湖人士打扮,语气有些不善。

    告诉你们家老爷,六扇门的七姑娘来了。对于自己的身份,夏霖熙没想藏着掖着,她行事素来雷厉风行,也喜欢开门见山。

    六扇门的七姑娘?两个守卫面面相觑,嘴里喃了一句,想到了什么,浑身一颤,反应过来之后立马往府里头跑去。

    半柱香后,一个焦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,龙应文一溜烟跑到了夏霖熙身前,急急地行了一礼,脸上挤着谄媚的笑容,抱拳道:七公主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有失远迎。

    恰巧经过禄州,遇到了卫将军的队伍,得知知府大人似有难事未解决,特来协助。夏霖熙一双凤眼瞟向了龙应文,话语里头的深意让龙应文的冷汗都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承蒙公主殿下关怀,是下官与禄州的福气,但其实其实禄州的那些琐事早已迎刃而解,殿下殿下不必挂怀

    迎刃而解?夏霖熙直言直语,挑着眉道:知府大人还是莫要胡乱地粉饰太平了。你看看这街头巷尾聚集的百姓,他们不耕作不卖货,成日聚在衙门前头哭天抢地,你管这叫迎刃而解?

    这龙应文被堵得语塞,冷汗扑簌而落。

    去把盐商和盐务大人叫来吧,有事大家一起商量,我在里头等你。夏霖熙拍了拍龙应文的肩头,嘴角勾着淡淡的笑意,不怒自威。

    说吧,她便领着门下大步跨入了龙府,守卫被这架势震慑住了,丝毫不敢阻拦。

    站在烈日下的龙应文脸色煞白,腿软不已,身子摇晃了一下,险些要瘫倒在地,下人忙上前扶住了他,关切地问道:老爷,您没事吧?

    龙应文虚弱地扒着下人的衣袖,嘴里道:快快去把几位总商和盐务大人叫到家里来

    是,老爷,小的这就去。来人呐,快将老爷扶进去休息。

    龙府门前的这几幕被对侧街道蹲在石狮旁的一个女人收入眼底。女人蹲在地上,手里转着一根麻雀的羽毛,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这侧的动静,面上没什么表情。

    一瘦削的男子朝她靠近,而后在她身旁蹲了下来。

    对面那个宅子里的麻雀抓到了吗?男子一蹲下来,女子就出声问道。她仍旧眯着眼,声音清清冷冷,没有一丝波澜。

    抓到了,好几只,在笼子里呢。男人的目光一同望向对面的龙府,笑嘻嘻道。

    看好了,过两天我要把它们再放了。

    明白。

    男人先行一步离去,女人则是慢慢悠悠地起身,不慌不忙地离去。她蹲过的地方扬起了一阵风,风吹起了地上被揪得细碎的羽毛,一些粘在了树枝上,一些落在屋瓦上,还有一些飘到了高处,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一个与麻雀有关的神秘女人,将搅动禄州的这一潭深水,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掀起滔天巨浪。

    第32章 雀局(二)

    龙知府,禄州这里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?将来龙去脉与本宫说说。龙府内,夏霖熙坐在主位上,仪态端庄地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水,目光慢悠悠地抬起,而后落在了龙应文的身上。

    龙应文避开了这目光,没与夏霖熙对视,也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水,香醇的茶水入腹之后他倒冷静了不少。事已至此,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,不能糊弄过去的就让她自己去查,反正他能销的证据都销了,公主殿下着手查了还不一定查的出来呢。

    自我安慰一番,龙应文的心情畅快了些许,脸色恢复如常,斟酌了一番说辞之后,他张口道:公主殿下,是这样的,禄州比较偏,地势险峻,来一趟要兜兜转转许久,原先是没有大盐商愿意管这块的,都是一些小商小贩担个担子来贩盐,一个扁担能挑多少盐啊,供不应求啊,那时候盐在禄州可是奢侈之物,价格极高。

    顿了顿,龙知府又饮了一口茶水,接着道:后来这一家刘姓的大盐商见有利可图了,不远万里来了此地,弄到引岸,开始了贩盐生意。一直以来都是好好的,可就在前两个月,运司衙门要交盐课了,这刘盐商家中居然掏不出现银来,一查才知道,刘盐商嗜赌输光了的家产。

    龙应文的语气低沉了下来,几缕哀伤之意从他嘴里冒出: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,没过几日,这个盐商就上吊自杀了。真是造化弄人

    闻言,夏霖熙勾了勾唇角,不疾不徐道:我怎么听说,是盐官勒索盐商,导致人家不堪重负,含冤而亡呢?

    谣言!都是谣言!龙应文气愤地一拍桌案,脸红脖子粗道:半年前,禄州城混入了几个白莲教的教徒,他们目无尊上,贪婪自大,靠发布谣言来扰乱民心。这些不实的言论都是他们捏造的,殿下切不可信以为真。

    原来如此,道听途说的事确实不可当真。这是知府的说辞,没有经过亲自的验证,夏霖熙是不会信的。只不过明面上,她还要顺着知府的意思往下走,这样她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。

    不过,一个盐商的突然撤出,还不至于造成盐荒吧?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?夏霖熙装出一副困惑的样子。

    公主有所不知,这盐政上的事情复杂得很,新的盐商也不是胡乱调来的,这涉及到引岸的归属,要一级一级的申报,然后塞选,最后才能确定人选。仅确定引岸归属这一环节,就耗费了许多时间。我们这次吸取了上回的经验,多增加了两位总商。不至于一人出事,整个禄州的盐政就瘫痪了。

    那这几位就是新来的总商了吧?夏霖熙的目光瞥向坐在堂尾的几个人。

    是的,卑职为公主殿下介绍一下,这位是林总商,这位是赵总商,这位是王总商,他们啊都是从扬州来的。龙应文起身介绍道。

    哦?夏霖熙的语调向上扬了一下,扬州盐商?盐政上的事情她接触得少,不过扬州盐商的鼎鼎大名她可是听说过的。

    小的们见过公主殿下,殿下万福。三个总商赶紧出来拜见了夏霖熙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。

    只不过姓王的那位总商,激动得有些过头了,脸颊一阵一阵的抽动,身子抖如筛糠。好似做了什么亏心事呢。

    夏霖熙笑笑不说话,颔首示意。

    缓了一会儿,她继续问道:那为何后来的盐价这么高啊?

    这次,依旧是龙知府回答,另外几个盐务官员跟哑了似的,坐在位置上一声不吭。龙应文道:禄州地远偏僻,路还难行,路程的运输成本大大的升高,几位盐商也得保本不是?升高盐价是合理的。

    几位盐商闻言马上附和道:是啊是啊,公主殿下,我们千里迢迢运盐来,要是按照原来的盐价,早就赔本了。

    按照原来的盐价会不会赔本还真不好说,盐这个东西里能做文章的地方多的是。只不过他们这么说,自己就这么听吧,夏霖熙另有自己的打算。

    公主殿下放心,这盐已经运到禄州了,百姓有盐吃,自然不会如此激愤。龙应文将暴、乱一事说得云淡风轻。

    好,这情况本宫已经了解了。剩下的东西,本宫自会查个清楚。各位大人和各位总商就各回各家,继续手头上的事情。也无需担心,那些白莲教捏造的谣言,本宫查清楚之后会还大家一个清白。夏霖熙快言快语道,性格直爽,说罢便起身往门外走去。

    多谢公主殿下!堂内的众人抱拳行礼送她离去,见她的身影消失以后,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僵硬住了。

    我们去哪儿?出了龙府,吴霜见夏霖熙径直翻身上了马,旋即跟了上去,问道。

    先去收集情报,那个刘姓盐商发生的一切,我都要知道。夏霖熙低沉地道,接着牵过马绳,往城中繁华处调转马头。

    是!

    来到禄州的第一日,夏霖熙并没有太大的动作。她先是选了一间雅静的小院住了进去,而后便在住处修整等着情报送来。

    她在禄州住下的第一夜,她的小院西侧厢房里来了一个很奇怪的女人。

    奇怪的女人喜欢蹲在她对侧的廊道上,身前放着一只竹制的鸟笼,鸟笼里头困着两只吵闹的麻雀。女人一动不动地盯着麻雀看了两个时辰。

    只是夏霖熙不知道的是,这个奇怪的女人蹲在地上的时候,其实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偷偷地看着她的厢房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季州。

    涂了几回药膏,季王眼睛上的余毒已经清理完毕,只不过眼睛被这么来回折腾过几回,还需要好好养护一番。

    停了药膏后,徐江菡去西洋铺子上买来了一副西洋墨镜,让季王戴上,没有她的允许不准摘下。王妃的话,季王自然是乖乖听着,每天就带着这幅墨镜在王府里头晃悠。

    王爷今日眼睛又好了一点呢,她都能看清墙上的那幅画了。她今天对我说,小如,我觉得画上的那只鹰太丑了,摘了吧。你们都不知道我听到的时候有多惊讶!闲暇之时,丫鬟们聚集在后厨窃窃私语道。

    前两天还只能看到桌上的茶杯呢,今天就能看见墙上的画了,用不了多久啊,咱们王爷的眼睛就会大好了!另一个丫鬟高兴道。

    那道士的药方可真管用呀!

    是咱们家王爷心善,有好报!

    没错没错。

    季王本来要去后厨拿些东西吃的,见这些小丫鬟议论纷纷,怕自己突然出现会引发尴尬,脚尖一拐,在后厨外头兜了一圈,又回到了寝殿。

    寝殿书房靠西侧挨着墙壁的位置,铺了柔软的地毯,地毯上摆着两张矮桌,桌上放着笔墨纸砚和几本书籍。

    徐江菡盘腿其中一张矮桌前,正伏首聚精会神地写着东西。

    一阵趿拉的脚步声传来,她将脑袋缓缓抬起,看向门口的位置。季王的情绪喜欢外露,相处久了,她都能从她的脚步声中辨出她的心情来。

    这个脚步声听来,似是心情不妙啊。

    目光凝了凝,紧接着她就看到了季王没精打采的样子。

    不是说去拿吃的了?怎么这幅模样?徐江菡的嘴角弯着淡淡的笑意,柔声问道。

    季王腮帮一鼓,有气无力地在自己的矮桌前坐下,委屈地抱怨道:刚走到后厨,就听到几个丫鬟在说我的事情。如若走进去,还要装模作样,我嫌麻烦,兜了一圈就又回来了。

    这几天正好借着养伤的时机可以静下心来读些书,徐江菡便将她困在书房中了。

    季王自小好动,在书房待上一整日听徐江菡讲学是极其困难的,故而徐江菡特许了她休息的时间。休息之时,季王可以走走动动,放松一下身心。

    今日不知怎的,她肚子尤其地饿,读书之时精神总是不集中,季王便用了一次休息的机会扑到后厨去了,这一去,不仅浪费了时间,还没拿到吃的,计划好的事情落了空,她的心里头难免有些堵。

    王府的寝殿里头吃穿用度从来不愁,茶水、糕点、水果应有尽有,只不过季王好动不安分的性子,注意力时常会被这些东西勾走。徐江菡为了替季王排除诱惑,专心读书,让下人将这些通通收了起来。

    季王找吃的成了一件难事。

    不吃了,我要化悲愤与饥饿为动力!季王捧起了自己读到一半的诗集,心不甘情不愿地道。

    徐江菡见她这幅模样便知她读不进去书,一把将她手中的书抽走,拉住她的手臂将她带起。

    我们去一个地方。徐江菡拉着她往门外走去。

    季王一下子没回过神来,任由徐江菡将她牵走,半晌之后才讷讷地问道:去哪里?

    雀居。徐江菡答。

    第33章 雀居

    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,一个居处也不必大,里头家具陈设足够,适用就好。大晏立朝以来,一种名为雀居的建筑风格渐渐流行了起来。

    到乾青时期,文雅精致的雀居达到了鼎盛时期。再往后发展,国愈富而民愈强,越来越多的人嫌雀居地小、物少,纷纷扩大府宅,扩增建筑,雀居便没落了下来,少有人问津。

    季王自小喜欢精致的东西,根本无法抵挡雀居的魅力,前世北上之后她在昌平山建了一处雀居,同王妃两人住在里头,快活得跟神仙眷侣似的。

    今日徐江菡要带她去的是季州城内的一处雀居,同王府隔着两条街的距离。那个居处是徐江菡买下来的,自从季王出京建府搬入季州府之后,她便买下来了。有时想她了,就来这儿住上一阵,而后在某人毫无所觉之时,偶遇一番。

    季王摘下墨镜,好奇地打量着雀居,眼睛里闪烁着雀跃的火苗。